許多新人都選擇辦一場傳統(tǒng)的中式婚禮,傳承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獨特韻味,但是中式婚禮有許多復雜的流程和講究,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!
1、花轎起程
嗩吶、舞獅的伴隨下,花轎開始起程。
2、新娘入轎
新娘應該被兄弟(或表兄弟)背出來送上轎子。
3、顫花轎
花轎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,除非兩家特別近。按照慣例是要給轎夫紅包的,否則他們會有意顫動花轎,讓新娘“好受”(新娘蒙紅蓋頭,在伴娘的伴隨下,由新郎手持的大紅綢牽著,慢慢地登上花車,到達花轎位置后,新人改乘花轎。)
4、新娘下花轎
媒人(或伴娘)掀開轎簾新娘在媒人(或伴娘)的攙扶下走出花轎。
5、由司儀致開場白(中式賀詞)
渲染喜慶氣氛感謝來賓(中式賀詞)
6、請高堂
請出雙方父母上臺入座。(由DJ放音樂)
7、請新郎!
新郎上臺站定臺中。(由DJ放音樂)
8、迎新娘 傳席
由DJ放中式喜慶音樂。中式酒店婚禮宴廳門口懸掛門簾,媒人或伴娘掀開門簾,新娘入場 所謂傳席也就是鋪在地上的紅毯,寓意著傳宗接代。(如無花轎接送,門口懸掛的門簾也可代替轎簾)
9、跨火盆
新娘進門前應從炭火盆上跨過去,表示洗去進門前的晦氣和不祥。
10、喜宴
時下頗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禮,大都在晚上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,在喜宴上,新娘可褪去新娘禮服,換上晚禮服向各桌一一敬酒。
11、、送客
喜宴完畢后,新人立于家門口送客。
12、鬧洞房:新人被整之災情大小,端視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禮上戲弄別人,或平素待人夠不夠忠厚等。
1、花轎
花轎作為傳統(tǒng)婚禮的核心部分是從南宋開始流行的。它分四人抬、八人抬兩種,又有龍轎、鳳轎之分。轎身紅幔翠蓋,上面插龍鳳呈祥,四角掛著絲穗。娶親去的路上女迎親者坐一乘,其余二乘由壓轎男童坐;迎親回來時新娘、迎親、送親者各坐一乘。
2、旗鑼傘扇
它位于迎親隊伍之中、花矯之前,可令整個迎親儀式熱鬧、壯觀。
3、鞭炮
迎親禮車在行進途中,應一路燃放鞭炮表示慶賀。
4、鳳冠霞帔
嫁女兒的人家無論貧富對嫁衣都是十分的講究。內(nèi)穿紅襖,足登繡履,腰系流蘇飄帶,下著一條繡花彩裙,頭戴用絨球、明珠、玉石絲墜等裝飾物連綴編織成的“鳳冠”,再往肩上披一條繡有各種吉祥圖紋的錦緞—“霞帔”。
5、蓋頭
古時新娘著鳳冠霞帔的同時都用紅布蓋頭,以遮羞避邪,紅色取吉祥之意。
6、馬鞍
“鞍”與“安”同音,取其“平安”長久之意。多放于洞房的門檻上,表示新娘跨馬鞍,一世保平安。當新娘前腳邁入門檻,后腳抬起還沒有落下的時候,這時由上有父母、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馬鞍抽掉,正好符合了“烈女不嫁二夫,好馬不配雙鞍”的意思。
7、火盆
它是放置于大門口的一盆火,讓新娘邁過去,寓意婚后的日子紅紅火火。
8、天地桌
多置于院中,桌上放大斗、尺子、剪子、鏡子、算盤和秤,稱為“六證”。意思是:可知家里糧食有多少、布有多少、衣服好壞、容顏怎樣、帳目清否、東西輕重等。民間常有只有“三媒(媒人)六證”俱全,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說法。等到吉時舉行的結婚典禮,就俗稱為“拜天地”,由司儀主持,一拜天地、二拜高堂、三是夫妻對拜。
9、秤稈
入洞房后,新郎用秤稈挑去新娘的紅蓋頭,取意“稱心如意”。
10、花燭
在婚禮儀式中使用大紅色的成對蠟燭,點燃于廳堂及洞房之內(nèi)。因其上多有金銀龍彩飾,故稱為“花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