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走進婚姻殿堂之前,男女雙方需要立下婚約,這便是訂婚。對于訂婚,有的地方還采用舊時候的大訂、小訂。有時候,準新郎對訂婚小訂、大訂給弄蒙了,下面就具體的說明它們的意思。
小定在古代叫文定,或稱送定、納吉,又稱“小聘”。這時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,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,禮品一般都是豬牛羊肉,酒禮等,并正式奉上聘書。
當接收庚帖后,便會將庚帖置于祖先案上請示吉兇,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克。然后女方也會邀請少量的親友參加宴席,男方給會給女方紅包,一般在1-2萬元左右。
大訂又叫大聘,人們也喜歡說為“納征”或“過大禮”,也就是說男家需要納聘禮后才可成婚的意思。
通常,男家擇定良辰吉日后,攜禮書、禮金和禮品到女家,可以說是訂婚的其中一個儀式。跟“小定”一樣,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,帶同聘金、禮書和各種禮品到女家;而女家亦會準備回禮禮品。
流行于中國北方,雙方就聘禮和嫁妝談判時都需要媒人從中協(xié)助調解,以達成協(xié)議。議聘談成后,雙方分別宴請媒人以示感謝,同時也邀對方家長入宴慶祝。
部分地區(qū)有媒人首次進門不能喝茶的習俗,謂“媒不飲茶”,迷信媒人喝了茶會沖淡婚事。又稱媒人為“媒百櫥”,媒成能吃上“百餐”,要酬以“謝媒酒”,但婚后如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,媒人有調解責任。
有些地區(qū)在男家送禮物給女家時,男家長者會隨同送禮隊伍赴女家,與女家長者一道焚香禱祝上天保佑。
禮畢,女家設宴。席上先嘗湯,上清湯四碗,碗口上以紅線作十字交叉,線頭墜銅錢,以示姻緣開頭。嘗過湯后,上盤裝四個豬腳,每個上插紅花,盤中置刀一把,刀柄上纏紅綢,此謂獻花,含締結婚約之意。
結婚要準備的東西特別多、很散,無從下手,很多人都有點恐懼。網上有不少人在發(fā)備婚清單,但感覺普通人不適用,越看越恐婚。婚禮紀有一款備婚清單工具,比備婚清單更好用。
首先,是它羅列了備婚過程中需準備的各大事項,需要做哪些事,這下你就清晰了。
其次,每個事項具體怎么做,也有提示。如果不清楚,就點開看。
最后,搞定一個事項就勾掉一個,所有事項都打鉤,你的婚禮基本不會出什么差錯了。
立即打開婚禮紀,在我們頁面就能找到婚禮紀備婚清單功能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