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親是男方在婚禮當天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的過程,充滿了歡樂和熱鬧的氣氛,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婚俗之一,也是婚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在接親過程中,男方通常會帶著一些伴郎和親友團前往女方家。女方家的親友團會設(shè)置的一些挑戰(zhàn)小游戲,增加婚禮的趣味性。比如要求新郎回答一些關(guān)于新娘的問題,或者完成一些有趣的任務(wù)。
媒人在婚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他們不僅介紹雙方認識,還在雙方的婚姻中起著協(xié)調(diào)和推動的作用。有句俗語叫“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”,古時結(jié)婚還得聽媒人的。
雖然媒人很重要,但接親當天一般是不帶媒人的。接親那可是累活,接親的事自然有接親隊伍來干。只要請媒人吃酒、給媒人禮基本就可以了,表達對媒人的感謝。
新郎:是接親的主角,必須要出席。你聽過代替新郎接親的嗎?
伴郎團:一般由新郎的兄弟、朋友組成,人數(shù)一般為4-6人,負責幫忙接親。伴郎團是必不可少的,他們負責幫忙新郎準備接親的物品,并在接親過程中幫助新郎完成各種任務(wù)。
家中親屬:一般由新郎的伯伯、舅舅等直系親屬組成,人數(shù)一般為1-2人,代表男方家長。家中親屬的出席,則代表了男方家長對新娘的尊重和重視。
婚禮跟拍:有些新人會租一輛攝影車,配備專業(yè)的跟拍記錄婚禮過程,還可能配備專門放鞭炮的人,車一邊走一邊放鞭炮,很是熱鬧。
當接親隊伍到女方家,成功通過一系列挑戰(zhàn)后,他們會見到新娘,并進行一些儀式,比如向新娘獻花、戴戒指等。然后,新郎會抱著或背著新娘離開女方家,前往婚禮現(xiàn)場。
接親是有很多習俗的,比如新娘腳不能著地,得兄弟或新郎背上車;出門上車前要打紅傘。另外還有些地方流傳跨火盆、踩布袋等習俗,這些我們以后慢慢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