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書其實是我國古代婚姻下的產物,現代婚姻中已經沒有這個概念,而是以規(guī)范的結婚證代之,不過在有些地區(qū)則是在兩家商量好訂婚事宜的時候,由男方向女方家遞交婚書,以表示兩家已經確定婚約。
謹遵坤命,選擇嫁娶期
1、行嫁利月茲擇于 ×年×月×日,全吉。
2、娶送男女客人,忌 ×相,大吉
3、上下車轎,面向×方 迎喜神,大吉。
4、安廬坐帳,宜用×屋×間。
5、冠戴面向×方迎貴神,大吉。 坐帳面向×方迎福神,大吉。
6、路逢井、石、廟宇,用花紅遮之,大吉。 天地氤氳,咸恒慶會,金玉滿堂,長命富貴。
×年×月×日 “送好”不僅是送嫁娶的好日子,而且還要向女方送聘禮。聘禮多是紅衫、藍襖面、戒指、墜子、帶子等,用紅包袱包好,上插柏枝,取“長命百歲”之意。臨清稱為“查日子”,男方查定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,附上“迎親帖”(俗又稱“上頭帖”),上書新娘衣冠、開面、梳妝、上下轎的方向、時辰等事項。
張三先生與趙六女士經雙方長輩認可,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將結為夫妻,若一方在中途發(fā)生變故,不能與對方結婚 則應在一周內將支付的彩禮退還給男方。
立此為據,雙方簽字生效。
男方:張四男方按手印。
女方:趙六女方按手印。
男方家長:張一
女方家長:趙七
男方見證人:大爺 女方見證人:大媽
2018年10月31日簽訂。
男方:李某某 身份證: 戶口地:某市某區(qū)某路某小區(qū)某號。
女方: 何某某 身份證: 戶口地: 某市某區(qū)某路某小區(qū)某號。
在這美好的日子里,男方李某某 和女方何某某,在雙方長輩親友和介紹人的見證下,憑著自愿、自由、自主的權力,訂立以下婚約:
1、訂婚不是一件小事,而是人生中的大事,它讓熱戀中的男女成為未婚夫妻,并在不久的將來,兩人將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。
2、情投意合的兩人,決意步入婚姻的殿堂,此時兩家定期是可喜可賀的事情。在基本條件成熟時,男大當婚女大當嫁,所以按照各地的婚嫁習俗男娶女嫁,且雙方父母均無異議。
3、為了報答女方父母對其的養(yǎng)育之恩,男方自愿恭送十萬元作為彩禮于女方,今日在兩人訂婚時,先送上彩禮5萬元,余下5萬彩禮,在雙方喜結良緣之前如數奉上。
4、雙方信守婚約互幫互助,共創(chuàng)美好未來,并以喜悅的心情共簽此約。
男方:李某某 介紹人:張三
女方:何某某 介紹人:張三
代筆人:邱某某
2017 年xx月xx日
以上是現代化的婚書范文,如果對于傳統(tǒng)的古代婚書內容感興趣,點進:婚書內容怎么寫,欣賞一下我們古人結婚時都是怎么締結婚約的。